从设计专家到茶叶大师-专访浦记总经理浦恩洪
随着勐海浦记茶业有限公司布朗山千亩茶园基地的签约成功,一直悬在浦恩洪先生心中的石头落地了。一个茶人20年来的内心梦想终于勾绘出了清晰的轮廓。
提到浦恩洪先生,浦记的老友们映入脑海的就是执着,对于茶叶品质的执着。任何涉及普洱茶的问题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想到“需要请教请教浦大师”,诸多老友和老顾客当中不乏茶龄许久的老茶客,但是无论他们自诩茶龄多久,在面对浦恩洪先生时也总是“小心翼翼”。“跟浦哥聊天,从山南到海北,无论什么话题都可以聊得尽兴。但是关于普洱茶,还是要在心中好好思索一番,他对于茶的那种执着和认真即是相识多年,还是会觉得惊讶。”浦记茶业的董事长,与浦哥相识多年的老友卢长青先生如是说。
就是这样一位执着于茶叶品质20年的茶人,在他人看来已无异于一位深谙茶道的大师。但其实旁人不知道的是,这位浦大师是不折不扣的“半路出家”。他的本职工作是工程设计,东莞市专家人才库中登记在册的钢结构设计专家,完全跟普洱茶风马牛不相及。普洱茶于他而言,最初仅是平淡生活乐章中的一段插曲,现如今,已然成为了主旋律。
值此勐海浦记茶业有限公司布朗山千亩茶园基地成功签约之际,我们专门邀约了勐海浦记茶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技术总监浦恩洪先生,来聊一聊他从工程设计专家到“浦大师”的茶人之路。
浦总在千亩茶园基地合约上签字
笔者:“浦总您好,感谢您今天接受采访,首先想了解一下您当初从工程设计跨界到普洱茶制作是怎样一种考虑呢,毕竟都说隔行如隔山,您的这个跨越中间可以说是千山万水了。”
浦恩洪:“有两点吧,喜爱和好奇。我是云南人,第一次喝普洱却是在广东,94年我大学毕业之后来到东莞市设计院工作,发现普洱茶在广东十分受欢迎,但是我在云南成长的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普洱茶却只是一种新闻宣传里的特产,听过却没喝过,因为云南很少有人喝普洱。一种茶叶在产地无人问津,却在两千公里之外的地方广受好评,这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在闲暇时间了解普洱茶,在了解的过程中自己深深喜欢上了这种来自家乡的茶叶。”
笔者:“普洱茶开始时只是您的兴趣,那是在什么时间又是怎样的契机让您开始走上了职业茶人的道路呢?”
浦恩洪:“大概是在04年,我开了一家小店,就是最早的浦记茶庄。当初开这家店的主要原因是亲朋好友的嘱托。因为长时间的利用闲暇时间去研究普洱茶,亲朋好友慢慢的都听说了我比较懂普洱,加上我又是云南人,所以就会经常帮托我帮他们找些好茶叶来。一来二去,找我请教、淘茶的人多了起来,于是我就想着索性开个小店,帮身边的亲朋好友淘些好茶来,自己也能收藏一些。”
当年浦记茶庄小店的牌匾,浦总依然保留并悬挂在浦记茶业新的店面里
笔者:“浦记茶庄开张以后,您就开始到云南去做茶了么?”
浦恩洪:“差不多吧,因为开了店就想着自己亲身到普洱茶的产区去见识一下。说是做茶不如说是开始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学习和探索过程,在这之前我自己的研究只能算是闭门造车式的爱好,离‘做茶’这个概念还差很多。”
笔者:“那能请您跟我们聊一聊这个漫长而艰辛的学习过程么”
浦恩洪:“最早来到了昆明,也就是04年刚刚开始想要学习做普洱的时候。在昆明有幸结识了云南农大的周红杰教授以及云南省茶业协会的专家杨行吉先生,两位都是学院派的名家。关于普洱茶的理论知识都是跟随二位先生在昆明学茶时所积累的,二位深厚的理论功底让我在入门之初就建立了扎实的基础,使我受益良多。在昆明地区学习之后,我抱着尝试的心态,来到思茅地区自己做一些茶,在这里遇到了茶人张景洲先生和时任普洱茶业研究所所长的何仕华先生。如果说周红杰、杨行吉先生是我的理论导师的话,那么在思茅遇到的张景洲与何仕华两位先生就可以称得上我的实践导师了。在与这两位的交流中,我渐渐掌握了实践的要领和心得,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形成自己初步的风格。在06年以后我辞别思茅的二位先生来到了版纳地区开始真正独立的做茶。在版纳我走遍了江内的六大茶山,以及江外的布朗、勐宋等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在尝遍这些知名茶山,谙熟各个山头村寨的茶叶风格之后,心中自己的做茶风格逐渐有了清晰的构思和想法,于是开始认真学习普洱茶的拼配技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挚友,得到了他们的诸多指点与提携,老茶馆的冯剑红先生以及邱德明先生对于我认知老茶,学习大益、下关等老茶厂的技术特点和风格时给予了耐心指点;百年尚普的邓国先生对于普洱茶的认知以及做茶风格与我不谋而合,我们结为挚友在茶道之路上携手并进;还有勐海茶厂的黄国清先生、南峤茶厂的黄旭东先生等茶业大拿都在我学习与成长的过程给于很多帮助。可以说我作为茶人的成长过程中得益于诸多普洱茶界大拿的帮助指点,才使我在今天能够做出一些自己的风格。但我依旧还是在学习,在普洱茶博大精深的文化面前,我所掌握的还不过冰山一角而已,这是门我穷极一生都无法学完的课程。”
浦总在车间视察茶叶发堆
笔者:“您谦虚了浦总,我注意到您在学习的过程中先后历经了昆明、思茅、版纳三个地区,那么您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态在学习过程中又不断的向下一个地点前行呢”
浦恩洪:“并不是谦虚,普洱茶的博大精深文化与内涵就是我不断前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想要去见识与学习更多的普洱茶文化与技术的迫切心情,敦促我走遍了诸多地区,见识了不同的普洱茶。临沧茶在新茶上面表现出的超高品质,思茅茶的甜香口感,以及版纳茶历久而醇厚的品相,这写都需要亲力亲为过后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深意。另一个促使我不断前行原因是我内心深处一直渴望做出贴合自己心意的茶。这就像是,在你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不可名状的想法,自己迫切的想要将其从想法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在舌尖上流动的味道。这种追寻鞭策着我不断的前行,寻找,不敢懈怠丝毫。”
浦总检验茶叶原料的品质
笔者:“从06年以后到现在您都在版纳产区做茶,如今浦记茶叶的千亩茶园基地又落户勐海布朗山,可以理解为您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心目中茶了么?”
浦恩洪:“可以这么说,在版纳这些年从开始走遍江内六大茶山又辗转到江外的布朗上、南糯山、勐宋等茶山,感觉自己想要的味道与品质在这里得到了一种体现,尤其是江外的布朗山,这座茶山所产出茶叶的独特韵味,让我最终决定留在这里做出自己心目中的茶,这也是我们浦记最终把茶叶基地定在布朗山的原因。”
笔者:“浦记千亩茶园基地成功签约,对于浦记茶业来说当然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我想了解一下这对于您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
浦恩洪:“极大的欣慰吧,从决定要在布朗山实现自己心中的想法就开始辗转各寨,寻找基地。前后找寻、竞标、谈判已历经了很长时间,心里的这块石头也算是落地了。作为一个茶人,终于能够开始做彻底自主的茶,从茶叶的生长到最后封装,每一步都能贴合自己的心意去完成,这让我倍感欣慰。”
笔者最后还问到为何董事长卢长青先生等股东愿意加入浦记共同开发千亩茶园,是什么吸引了这些股东。浦恩洪先生只是笑着回答说:“我只是做茶的茶人而已,我只管做茶,他们的想法我就不懂了,或许是他们还信得过我老浦吧。”
浦总与茶农交流做茶心得
在采访浦恩洪先生前,笔者就这个问题采访过勐海浦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卢长青先生,在他那里得到了答案。
“我跟浦哥相识多年了,从最早浦哥经营着那个浦记茶庄小店时我们就已是好友,这么多年来浦哥那种对于茶叶品质的执着和对普洱茶的热爱,我都看在眼里。跟浦哥聊起普洱茶的时候一定不要开玩笑,他的那种认真是没有玩笑余地的。关于普洱茶的任何细枝末节,浦哥都会很严肃的跟你探讨。忘记时间这种事,在浦哥聊普洱茶的时候仿佛是家常便饭。他对于自己茶叶品质的执着,不了解他的人时常觉得他冥顽不灵。现如今的普洱茶市场上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大把的量产低质茶充斥市场,这种茶一整件的价格都不抵浦哥的一饼,很多人都跟浦哥讲过,都已经开店了,你那么高的水平何不做些量产茶,卖的又多又好赚。浦哥总是声色俱厉的回绝:‘这种品质的茶我不做!不要跟我聊这些,想做你找别人去!’以至于后来,在浦哥面前没人再提这些事。因为被浦哥如此生硬回绝过还留下的,都是真心爱茶的挚友,是挚友就懂得,浦哥是真的在做茶,而不是卖茶,这完全是两码事。正是浦哥身上这种对于茶叶品质的热忱与执着感染了我们,让我们这些也是爱茶之人的股东最终选择加入浦记,共同去追寻自己心中对于普洱茶的那份热爱。我说的这些,相信你采访完浦哥就会感受到。”
浦总在收拾茶叶翻堆后凌乱的场地
的确,正如卢长青先生所言,在结束了对浦恩洪先生的采访后,他在谈论普洱茶时眼神里泛起的光亮在向你不断传达他内心对于普洱茶的热忱与执着,这种光亮能让你真切的感受到普洱茶在他的生命里奏出了美妙华彩的乐章。而这种执着不就是我们常常提及并称赞的“工匠精神”么?一生执着一事,一事足慰平生。
最后,祝愿勐海浦记茶业有限公司布朗山千亩茶园基地在成功签约之后建设顺利,浦恩洪先生能早日看见自己毕生的执着追求开花结果。
浦记茶业 品质至上
专注普洱 心无旁骛
微信公众号:purekingtea